《误杀3》深度解析:没懂的来看这篇解读,真相都藏在大量细节里 -
文/叶秋臣
2025年的第一篇影评,我写给了《误杀3》。
坦白讲,这不是一部值得推荐所有人去看的片子。
陈思诚参与拍摄的作品,似乎总也逃不过一遍爽片的标签,像《消失的她》和《误杀》系列都属于此类。
总体来说比《误杀2》要强,但不如《误杀》。不足之处确实有很多,但共用同一主题的系列片子能拍到这个程度,也算难得了。《误杀3》这部电影的优缺点均很明显,得到豆瓣6.2的及格分,基本可以反映该片的水平。
接下来,叶秋臣将深度解析整部电影,并详细讲一讲自己在过程中的理解和感触。
如果觉得没完全看懂的观众可以来看这篇解读,真相都藏在了诸多的细节里,或许在本文中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。
以下仅为个人观点,欢迎大家讨论交流。
为了能够深入分析,因此全文都涉及海量剧透,请未观影者慎入。
1.关于主创
出品方排在首位的是壹同影视,法人是陈思诚的父亲陈胜奇,去年暑假档大热电影《消失的她》也是出自该公司之手。所以任何带“壹同”标签的影视剧,即便导演栏不是陈思诚,但也基本可以视同与其高度相关,他的名字大概率能出现在编剧或者制片人的位置。
虽然《误杀3》的导演是甘剑宇,但观众默认这是典型的陈思诚式悬疑片,从头到尾他对自己的定位都是头脑清醒的商业片导演,一旦观众接受这个设定,就不会纠结其手法和剧情的缺陷了。
陈思诚,非常聪明。
这个聪明并不是贬义的,而是一种顺势而为的精明。
他非常会拍普通大众也能看懂的悬疑片,镜头和台词暗示可以让大多数人猜到真相和内情。其作品讲述的故事内核很简单,看似不断反转,但实际上的逻辑链条很直接,给的线索也非常足,一点都没有弯弯绕绕,只是故意遮挡了关键信息再逐层揭露罢了。
当然,像《恐怖游轮》这种电影更具深度,从悬疑性来讲也更有分析和拉片解读的意义,但那是有门槛的。
陈思诚并不想设定门槛,因为他要卖票赚钱,商业片若没有票房那么再好的口碑也没用。娱乐圈不是拼谁能写出好作品,而是拼谁能坚持得最久。所以他必须让看不懂《恐怖游轮》的那批观众,也有自己能够接受的难度指数,遂将其所有相关的作品都弄成了现在的样子。
总体来看,《误杀3》延续了陈思诚过往作品中那些阵仗够大,节奏偏紧,但镜头和配乐都有些一惊一乍的特点。滤镜是熟悉的系列风格,夹杂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元素,幕后的真相隐藏性不强很容易猜,恍如一出制作精美的大型剧本S。
即便如此,这也是符合陈思诚最初预期的,过4亿的票房虽然并不算很高,但也已经比很多国产电影要强了。
大概因为是陈思诚相关,所以我看的这场在正片播放之前,《唐探1900》的预告片比其他的要多放了一遍,且是龙标出现前的最后一个。
《误杀3》就像是《唐探1900》的预告片似的。
说完陈思诚,讲讲佟丽娅。
稍微关注娱乐圈的朋友们都知道,这俩人离婚了,但佟丽娅还是做了陈思诚电影的女主角,这种奇妙的连接令人觉得很有趣。
坦白讲,陈思诚真的是最会拍佟丽娅的导演,他镜头下的丫丫真的都好美。开篇跳舞那段,甚至让我短暂回忆起了《母仪天下》里的赵飞燕。
肖央目前在找孩子的赛道上几乎无可替代,仿佛他的脸出现就意味着孩子即将要失踪了。
虽然好多人认识他是从筷子兄弟组合开始,但肖央也是正儿八经的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,耳濡目染之下,再有些天赋加成,从歌手跨界到演员的过程很丝滑。绑定陈思诚之后,基本上成为了《误杀》系列的御用男主角。当初看《因果报应》的时候,甚至有人脑补了《误杀4》的立项,然后将肖央的脸代入到了片中的主要角色,足见他们的关联性。
施福安的饰演者是冯兵,观众更喜欢叫他在《狂飙》里的名字老默。这次剧本给他的发挥空间并不大,表演上没有毛病。
小时候在福利院的男主,旁边一直跟着个小男孩,长大后由王龙正饰演,也就是白夜系列里的周巡。这个人物台词都很少,基本充当了拯救型工具人的角色,最终是被自己带着的炸药给送走的,遥控器范围这种事儿不能太过计较了。
尹子维这次的角色居然不是反派,看到这张脸就无可避免去联想他是幕后黑手。
电影里都是演技很高级的一批演员,但相比之下剧本却没有匹配到他们的高级,有点可惜。
2.关于片名
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,叫做Octopus with Broken Arms,简单翻译成断臂的章鱼。
章鱼是整部电影贯彻始终的意象,我们可以在开篇的儿童英文话剧里看到,可以在主角团的手部看到,也可以在男主家里的鱼缸中看到。
仔细回想话剧里的剧情,会发现这是整部电影的一个浓缩版。
由于出生后比较独立,所以章鱼被视同“生来就是孤儿”,这个孤儿恰好与片中福利院的明货和暗货相对应。
明货是真实的孤儿,暗货是拐来的孩子。
台词“饥饿夺走了理智”,其实就是暗讽那些利益相关者的丧尽天良。
同时,章鱼也对应了一种选择。
章鱼在遇到危险情况时,可能会为了保护孩子而断臂,这是为人父母的本能。
但片中的男主却最终为了自己,主观上放弃了亲生女儿的生命,以此来讽刺这个角色“禽兽不如”。
当初男主在人贩子按住被拐儿童时主动上前帮忙,他这条手臂就已经断过了,再也长不出来了。
像蜘蛛和蝎子都是我们曾以为特别狠毒的生物,但它们却都能为了后代而选择自我牺牲。
有些人类,还不如它们。
3.关于细节
电影中介绍,郑炳睿(肖央饰演)是睿婷集团董事长,女儿叫郑婷婷,所以公司的名字代表着女儿在其心里的重要地位。
他嘴里的话也说得很漂亮,我没能做一个好人,但我想做一个好爸爸。
剧情还提到,郑炳睿原来是跑运输的(职业属性伏笔),是靠着帮一个大老板找到孩子才发家,对方事后还送了一个公司作为感谢。
为什么他能找到这个孩子?
大概率是拐完后发现的,后来又凭着运送孩子的优势完成了以获得更大利益为目标的“拯救”。
这个剧情与达蒙的孩子被拐,然后令郑炳睿重走当年的路也是彼此呼应的。
郑炳睿除了企业家的身份,还是一个慈善家,在宗教信仰上更是表现出某种执着的“虔诚”。
但他真的信吗?
他不信。
只是因为亏心事做得太多,所以才会想着通过其他的方式救赎自己,通过此消彼长的潜意识来减轻内心的愧疚感。
每次看到郑炳睿穿白衣戴珠子又参拜就觉得特别讽刺,他只是自私地祈祷了自己的平安,却无视了其他人的生命。
在619事件的现场,他的跪拜不是一种赎罪,而是存有一种侥幸的心理。
所以那并不是真的信仰,不然郑炳睿根本不会在信仰的面前,干掉施福安的妻子和儿子。
早在郑炳睿那句“你敢保证永远不落在我手里吗”的台词说出口时,就猜到这也是个狠人,表面伪善罢了。
就算他已经检查过冰箱里没有断指,也依旧凭借同样图案的墙纸这一丢丢的信息,宁可S错不能放过。
断指这个剧情似乎另有用意,能够与英文片名断臂章鱼相对应。
“绑匪”们看似是砍掉了郑婷婷的手指,实际上那不是真正的“断臂”,反而以此讽刺了郑炳睿的自私。
在女儿失踪后,郑炳睿的表现很淡定,因为他认定是施福安夫妻俩做的,目的只是为了要更多的钱,还特别提到已经给了30万的手术钱。
为什么给这个30万?
肯定不是单纯的好心。
从后面的剧情来看,施福安夫妻俩都知道619事件中那一车孩子被炸的真相,为了防止他们向安全署长攀孔·达蒙告发,所以才用利益捆绑着。
不要指望坏人们能够真正的相互团结,黑吃黑才是常态。
如果他们的道德标准线很高,那就不会是以“坏”为底色而活。
所以你能看到郑炳睿为了把自己摘干净,最初想把爆炸的责任推给达蒙做替罪羊。
达蒙也不是吃素的,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,也不会顾念任何所谓的“旧情”。
更别提关键时刻,郑炳睿甚至能一手握着遥控器,一手捧着炸药进行威胁。
一边是能炸S女朋友和亲生女儿的遥控器,一边是可以同归于尽的炸药。
那个抉择,充分展现了郑炳睿的人性底色之恶。
对自己的骨肉尚且如此,对旁人更是毫无顾忌了。
郑炳睿能亲手干掉施福安的妻儿,后者就能立刻进行复仇。
反派团队本身就不是靠情感来维系的,是靠利益。
这部电影的本质,其实是两个团队的PK。
黑队不堪一击,白队则是团结多了。
还记得在孩子刚失踪找证据时,张景贤(段奕宏饰演)特别提到别墅里有同伙,那个表情很值得玩味。他本人就是计划的设定者,也是白队的关键一员,带着结局看前面的剧情,有趣了很多。
李慧萍(佟丽娅饰演)是郑婷婷的老师,在孩子失踪后坚持待在别墅里等消息,听到绑匪说要交赎金也义无反顾不怕危险跟着去。那时候就觉得这份勇敢有点奇怪,直到在小船上直播时她引导郑炳睿说出答案,才令这个角色的定位更清晰了一些。
从直播和玩游戏开始,问题角度都在指向同一个类型,就表明幕后的“绑匪”目标并不是钱,而是要把郑炳睿背后的勾当给揭发出来。
接着就看到新闻上专门把“七氟烷”这个回答故意放大,那时候就隐隐感觉这个女主播也不对劲。
此时,故事框架就猜得七七八八了。
果然,直播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郑炳睿等人的真面目,还这个世界一个真相。
他们甚至从没考虑过以暴制暴的手段,而只是通过计策巧妙离间了关键的黑队成员,让他们心生嫌隙相互残S。
专门选了团队里最漂亮的女人来接近郑炳睿父女俩获取信任,花了多年来筹备各种细节,教会普通人去演戏展现深情,而且面前还是对着自己的仇人,这真的很考验演技。
结尾时,我看懂了园丁阿卢在审问后的那个略带狰狞的笑容。
每个人都各司其职,目标明确并坚定执行。
故意接近,诱其入局,最终得手。
他们的复仇是全方位的,不是仅仅针对郑炳睿,还有同样参与的施福安夫妻俩。关键并不是要这些人下地狱这么简单,因为就如郑炳睿所说,他们早已身在地狱之中了,再多的苦难也只是浅层的折磨而已,白队的动机是要S人诛心。
所以雅音(刘雅瑟饰演)才绑架了施福安,同时把郑炳睿下手的全过程录了下来,留下了这颗反向复仇的种子。
当雅音丢女儿妞妞那段回忆放出来的时候,我就猜到整个计划不是她来制定的,背后必然另有高人,因为她看起来相对单纯,头脑并不算复杂,想不到这么多弯弯绕绕,也获取不了那么多内部信息。结合前情来分析,果然是张景贤主导,他的身份恰好又是因619事件而丧生的梁素娥(张榕容饰演)。
由此再联想到偷渡船上被炸的23个孩子,众多家庭联合一起复仇的基本脉络就非常清晰了。
梁素娥由于追查2017年619事件触碰到了达蒙的利益,结果被陷害而亡,一尸两命。她自己也即将是一个妈妈,肚子里的孩子还未出生,正是这份懂得为人父母之心的善举,仅仅只是想要讨个公道,却为其招来了噩运。
这里有一个细节,就是她给雅音递过去一颗苹果,送出了“平安”,结果自己却命丧黄泉。
那个坐进车里嘭一声爆炸的画面,很有冲击力。
张景贤和梁素娥夫妻俩灵魂契合,三观相配,所以他们才能牵手成为伴侣。即便自己粉身碎骨,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正义。
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秘密,永远成为了秘密。
他们只想让世界知道真相,哪怕只有一次。
把真相公之于众,这是他们不会放弃的执念。
619事件的真相,就是郑炳睿等人在运货的过程中,走了一条二氧化碳路,结果把车上所有的孩子都憋S了。这条路在与李慧萍重走时就专门提过,所以前有伏笔,后面必然有回应。
郑炳睿之所以那么紧张达蒙的孩子,就是因为类似的惨剧曾经真实发生过。
最后的细节,就是这一幕关于扣题的“误杀”。
4.关于现实
电影中,有许多很现实的内容。
比如你会发现学校表演的英文话剧,站在中心的主角是董事长的女儿,台下的父亲是专座。
比如生命明明平等,但有些孩子却被故意打残了去乞讨赚钱,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在《猎罪图鉴2》里面学到的词“采生折割”。
比如某些坏孩子的行为同样不值得同情,他们也是人贩子的帮凶,甚至S伤力比大人还要更强。人贩子甚至膨胀到无法无天的程度,表示谁是孤儿,他们说了算。
比如普通人的孩子失踪了,即便是商业巨擘也只是不痛不痒地去追查。但当安全署长的儿子涉及其中,马上全员出动,阵仗空前。有些孩子是孩子,有些孩子只是商品,有些孩子不止是孩子。
比如他们在对话里提到欧洲对儿童的需求量很大,这个需求是什么?已经不言而喻了。从后面的报道来看,涉及未成年人X交易等多种情况,这个社会的黑暗永远只有想不到而已。
比如报道里居然说了那句人们不再相信XX的话,这也就是换了个环境才敢这么拍,否则根本过不了审。
比如明明是人渣的达蒙,却能一步步走到安全署长的高位,他的人生之中,绝对不仅仅只有人贩子这一处污点而已。就如达蒙所言,这么深的海,什么故事都装得下,他一定也还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讲。如果达蒙不是最高级别的幕后黑手呢?那么这个在狱中被干掉的戏就成了灭口,便更值得深思了。
比如普通大众能够获得的消息和所谓真相,都是像达蒙这样的人渣给出的,因为他们位高权重。而那些善良的人呢?却只能得到一个被他们灭口的下场。
比如虽然说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软肋,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牺牲自己,就像郑炳睿。他可以豁出一切去找回女儿,钱财和权势都无所谓。但他虽然爱女儿,可最爱的还是自己。当听到达蒙说孩子还可以再生的时候,就能预知到若相同的选择放在这位安全署长面前,他可能根本都没有郑炳睿的纠结,答案显而易见。
比如那句雅音的自白,她说“我真恨我自己,我就不应该教她那么善良”。看到众多儿童被拐的过程,其实往往都是源于几秒钟的疏忽,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记得时刻看好自己的孩子,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来应对,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生的东西,没有人性。
人渣们为了利益,毁掉了那么多的家庭,也毁了他们自己。
一群孩子都没了的人,自然什么都豁得出去,哪怕是自己的命。
倾其所有的复仇,又怎么会失败。
片尾曲叫《我不原谅》,像《消失的她》一样是由张碧晨演唱,唐恬作词。
有些令人发指的事情,本来就不应该原谅。
歌词写得很棒,叶秋臣当时坐在那里听完了整首歌才离场,此举还让很多人误以为片尾有彩蛋。
是的,片尾没有彩蛋,不想听歌的不必多等。
5.关于联想
每次看陈思诚相关的作品,总会产生一些对其他影视剧的联想。
玩游戏的效果,颇有些《鱿鱼游戏》的味道。
Quiz Show这种机智问答的设计,就非常的《唐人街探案》。电影中曾经没有露脸的女黑客,差点让我觉得是KIKO来客串了。
恐怖娃娃那一幕的画面能联想到的就更多了,比如《S寂》等等。
一群人组团演戏布局来复仇的路子,活脱脱就是《消失的她》第二部。
不过核心思想最接近的还是《因果报应》,就是被网友们戏称可以凭此来立项《误杀4》的印度电影。
《误杀3》里面处处讲的是“报应”,每个行恶之人都下场凄惨。
在同伙挂掉之后,施福安朝着郑炳睿父女俩举枪,接着就黑屏了,具体打到的是他本人还是女儿,没有交代。
作为复仇,施福安本身就不可能只带一枚子弹。
从他的妻儿都被郑炳睿亲手S害来分析,大概率是把郑家父女俩都送走了。
施福安的妻儿没了是因,郑家父女也没了的下场就是果。
有因,必有果。
此乃因果报应。
所以最后一句台词“这是报应”,除了呼应前面的内容外,就是最终的正确答案。
由于是半开放式的结局,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分析,能够解读的方向有很多。但叶秋臣更倾向于黑屏后射出的那颗子弹,是朝着所有现实里的人贩子打过去的,这是他们应得的恶果。
因果循环,报应不爽。
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