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电影资讯  »  57%的观众全年只看一场电影,思危思变中前行的中国电影  »   返回上一页

57%的观众全年只看一场电影,思危思变中前行的中国电影 -

你有多久没有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了?

内部创新乏力、外部长短视频夹击,在大众的日常娱乐活动中,电影的存在感似乎越来越弱。

2025年元旦,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: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.02亿元,与上一年同期549.52亿元相比下降22.66%,57%的观众全年只看一场电影。

尽管不少影院纷纷自救,然而演唱会、赛事直播、脱口秀、互动节目等多重活动 “进影院”,并未能一改2024电影颓势。

大导垄断局面虽被打破

新锐导演仍未成气候

曾几何时,名导等同于最强票房号召力。2019年新年,周星驰导演《美人鱼》上映,#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#的宣发,让影迷自发走进电影院,成功助力《美人鱼》接棒影史最高票房冠军。

如今时过境迁,观众对于名导效应已基本祛魅,有些成名已久的导演不仅没有在2024年的电影市场“叫好叫座”,反而遭遇口碑“滑铁卢”。

宁浩执导《爆款好人》、陈思诚执导《解密》、徐峥执导《逆行人生》、乌尔善执导《异人之下》、胡玫执导《红楼梦之金玉良缘》、陆川执导《749局》等,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冷遇。

原本被市场寄予厚望的《逆行人生》,因为对外卖骑手不接地气的刻画与过度煽情广遭诟病。故事关注了经济的新业态、社会的新兴劳动力,唯独缺乏“牛马打工人”情绪的真正洞悉与呼应。

“歌颂苦难,消费苦难”的“毒鸡汤”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大导演久在云端的傲慢,既不好笑,也不励志。

观众更加注重内容本身,而非仅仅因为导演的名气而走进影院。在咂摸年轻观众的审美偏好方面,名导们也需痛定思痛,下苦功夫。这一转变,既是对新一代导演的挑战,也是机遇。

然而令人惋惜的是,当名导垄断市场的“坚冰”逐渐被打破,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新一代导演却迟迟未成气候。

纵观2024年电影市场,能够在观众心中留下姓名的导演不算多,2024年初凭借《热辣滚烫》收获年度票房总冠军的贾玲算一个,2024年年尾执导《好东西》引发网友关于女性热议的导演邵艺辉算一个。

除此之外,能够越过影片本身,凭借鲜明个人风格走到大众面前,让观众愿为之多探究几分的导演,凤毛麟角。

大江东去,新波未扬。导演青黄不接,或许是2024电影市场乏力的一大原因。

档期依赖症持续加剧

“喜剧+”一家独大

2024年初,电影市场曾出现罕见的集体撤档现象——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《红毯先生》《黄貔:天降财神》《八戒之天蓬下界》等四部电影在春节期间宣布撤档,被网友戏称为电影行业的“撤档元年”。

一年过去了,很难说这些影片的选择正确与否。

不逃离春节档便要与《热辣滚烫》《第二十条》等电影正面对打,注定要成为炮灰。但离开春节档又再难有更好时机,尽管李庚希凭借《我们一起摇太阳》拿下了2024年的金鸡奖,但电影频频撤档的操作,又让影后含金量大打折扣。

2021至2023年,跨越时间周期不足10天的春节档,总票房分别为78.42亿元、60.39亿元、67.65亿元,均占据全年总票房的10%—20%。

马太效应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。2024年Top1%的影片票房之和,超过全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,而这些电影基本集中在春节档。

档期依赖症,让电影市场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”。

冷门档期的“片荒”让观众养成只在特定时间观影的习惯,非热门档期的观影需求逐渐减少。这种观影习惯的固化,既挤压了中小成本电影、文艺片等非主流类型电影在冷门档期的生存空间,也限制了观影市场的自然生长。

最终呈现的,就是2024年电影市场的不温不火。

再者,“档期依赖症”进一步加剧了电影类型的单一化。合家欢类喜剧电影和春节档适配度更高,更容易赢得票房。长此以往,制作方更倾向于在热门档期推出被认为更有市场保障的同类型大片,而忽略新题材的培育和探索,电影内容创作的生态平衡正在被打破。

根据猫眼数据显示,在2024年度票房前十中,喜剧电影《热辣滚烫》《飞驰人生2》《抓娃娃》和《第二十条》合计票房超过126亿元,占年度总票房的30%。相比于2023年的83.53亿和2022年的72.81亿,喜剧对电影市场的贡献度愈来愈高。

曾经的电影创作,常常受到文学、哲学、绘画和戏剧等其他文艺门类的影响。而今天的电影,对人生的深入探询与人文关怀却渐渐哑火。

笑声是时代的晴雨表。面对现实世界的社会压力,更多电影通过轻松幽默的表达和情感共鸣的制造,成为观众缓解情绪压力和寻求心理慰藉的主要出口,这无可厚非。

但当消费主义、市侩文化与娱乐至死大行其道之时,电影未能拿出艺术的抗衡姿态,反而呈现出从“百家争鸣”到喜剧“一家独大”的谄媚迎合,未免令人有些唏嘘。

是“一年不开张,开张吃一年”,还是细水长流地耕耘市场,这是需要所有创作者都静心思考的问题。

旧片重映难现辉煌

类型影片愈发丰富

和新片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老片重映潮流愈演愈烈。

2024年,超30部影片在内地重映,其中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八部连映,新海诚电影《你的名字》重返内地市场,而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《如父如子》等影史经典作品也亮相大荧幕。

在宣传和发行方面,重映电影多为人气口碑兼具的经典影片,相比新片可以相对节约资源。但这些佳作再现,并未如当年《泰坦尼克号》《阿凡达》重映般引发观众为情怀疯狂买单。

“电影院是真的没片了……跟录像厅似的”

网友的犀利吐槽也道出了旧片重映“炒冷饭”的实质。

从最终票房数据来看,老片重映也许能为票房寒冬带来些许暖意,但最终未能酿成新火。

在观众审美口味愈发挑剔、网络媒体观影愈发便利的当下,观众是否愿意走向院线,再看一场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反复品味观赏的影片,答案不言自明。

好莱坞大片大IP续作同样式微,单纯为“怀旧情怀”买单的人,越来越少了。

唯一令人觉得国内电影市场仍有“春风吹又生”希望的,大抵是那些票房虽不亮眼,但仍在开辟新题材领域的国产类型影片。

国家电影局发布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,全年电影总票房中,国产影片票房为334.39亿元,占比高达78.68%;票房前十的影片中,国产片占据8席;全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共79部,其中国产影片55部。

《雪豹》《回西藏》《走走停停》《再会长江》《只此青绿》《小小的我》等小众题材的电影,在传统文化、东方美学、生命课题、平民叙事等不同领域赢得观众青眼。

《出走的决心》《好东西》重新定义了新时代的两性关系,将“她时代”的影像书写又往前推进了一步,带动了普通女性观众的觉醒;台湾影片《周处除三害》突破“复仇爽剧”的套路,暴躁乖戾的表皮下,饱含对生活意义和人性内核的反思;《破·地狱》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等港片从本土文化中采撷灵感,展现一代年轻人时代下沉中的困惑迷茫,用实际行动回应“港片已死”的伪命题。

这些上映在寻常日子、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再次证明,电影本身的艺术质量和创作水准才是唯一标尺,观众对于人生真诚而多元书写的渴望从未改变。

生活中,总有人对周而复始、循规蹈矩的刻板生活心生厌倦。当灯光暗下、荧幕亮起,电影院某种意义上就是观众出逃现实社会,在另一重想象中追求诗意与激情的指引。这就决定了,电影始终是文化领域中最为活跃的舞台之一。

电影创作者,不应辜负观众的这份期待。而当创作者诚挚回应这份期待,观众必将给予同样热烈的回馈。

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,但危机往往也孕育着机遇与希望。2024年的电影市场证明,没有哪位导演或者明星是不变的票房灵药,内容才是成就票房的唯一试金石。希望中国电影人积极面对电影产业变革,探寻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新路径,满足观众们从“看电影”到“看好电影”的心愿。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